关闭
证书查询
查询
身份证号:
证书编号:
登录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登录
注册
注册 关闭
 
个人 企业 艺术人才 特殊群众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注册
登录
国华人才测评技术研究院欢迎您。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
微信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热门关键字:
人才教育 人才测评 在线考试 档案管理 下载中心 网络学院 人事代理 教材 合作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民政部门要着眼大局,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谋幸福
0
发布时间:2017-06-19 09:47:53 浏览数:1342   作者:     来源:

全国民政会议提出,要“完善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调整提高抚恤补助标准,把优抚对象分类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范围。”这既指明了新时期优抚工作的方向和路径,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政部门作为优抚群体的贴心人、保护人和代言人,要着眼大局,全心全意为他们谋幸福。 

       注重真情投入。优抚对象大多是有功于国家的老功臣,他们或他们的亲人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国防事业。他们有的痛失亲人,有的因功负伤造成了终身残疾,有的耽误了最佳婚配年龄甚至影响到下一代,有的回地方后缺乏就业技能甚至下岗失业,等等。他们是一个特殊的保障群体,大多生活都比较贫困。他们的生活需要特殊照顾,他们的困难需要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灵需要贴心抚慰。做好优抚工作,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忠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举动,更是优抚工作者的职责所系、使命所驱。因此,优抚工作者要真正带着感情、怀着热情、满含深情开展优抚工作,切实把他们当亲人,倾心尽力、真心实意为他们解难帮困,办好事、谋福祉。 

  注重政策叠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几年,国家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性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优抚对象作为特殊保障群体,应在享受国家保障政策的同时,享受“普惠”政策,并优先纳入保障范围。因此,我们不仅要把优抚政策运用好,还要把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到全民保障体系之中,通过政策叠加效应,实现对优抚对象的双重和多重保障。优抚工作者不但要熟悉本职业务,还应掌握相关的社保政策和救助政策,努力提升运用综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多方施策,巧借东风,不断完善“普惠加优待”的保障模式,为优抚对象带来更多的实惠。 

  注重突出重点。提升优抚保障服务水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循序渐进。就甘肃来说,当前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优抚对象医疗即时结算服务工作。在结算方式上不拘泥于“一站式”一种模式,可结合各地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适合本地区的结算模式。对结余的优抚资金要合理使用,让优抚资金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最终实现优抚对象快捷看病、看得起病。二是加快健全优抚信息管理系统。优抚管理信息系统,是民政部部署的一项民政业务平台。目前,甘肃已经完成了系统硬件建设,正在录入全省11.5万优抚对象的相关数据。省民政厅将加大督导力度,尽快健全和完善系统配置,力争年底前实现优抚对象信息管理系统部、省、市、县四级联网,努力提升优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三是全力抓好优抚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和服务能力息息相关,只有建好光荣院、优抚医院、烈士陵园等优抚项目,优抚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才有保障。今年,甘肃将加强优抚事业单位和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年底前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 

  注重日常坚持。优抚工作是民政业务中一项默默无闻的基础性工作,且量大面宽、情况特殊、矛盾突出、政策性强,优抚工作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以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深入基层、深入优抚对象中间,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心贴心地交流看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意愿,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一项一项地做好看似重复的经常性的工作。对政策范围内的事要及时办理、上门办理,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这周能办的不拖到下周。凡是政策明确的各类抚恤补助要及时兑现,该上报的不漏报一人;政策不太明确的,不是一家能办的事,要协调沟通有关方面,合力解决。特别是应由地方财政配套的资金,及时向政府领导汇报清楚,与有关部门搞好协调,当好优抚群体利益的代言人,确保足额纳入本级政府财政,从而把每一项政策、每一项工作及时准确落到实处.

  •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支付方式 | 微博
  •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3407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2376
  • 京ICP备17030929号-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048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国作登字-2017-F-0036260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商标局
    商标注册证第27796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