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证书查询
查询
身份证号:
证书编号:
登录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登录
注册
注册 关闭
 
个人 企业 艺术人才 特殊群众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注册
登录
国华人才测评技术研究院欢迎您。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
微信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热门关键字:
人才教育 人才测评 在线考试 档案管理 下载中心 网络学院 人事代理 教材 合作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技工院校发展报告(2017年)》发布
0
发布时间:2017-12-21 08:43:01 浏览数:2426   作者:     来源:

《中国技工院校发展报告(2017年)》(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该报告是人社部第一本系统梳理技工院校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定位于介绍发展情况、宣传发展成效、研判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推动全国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发展。

《报告》包括总体情况、统计数据、新形势新需求、政策措施与实践探索、目标任务、历年数据、大事记、创新发展案例等八方面内容,是系统了解技工院校发展状况的指导手册,也是宣传技工院校发展成效、提高技工院校社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技工院校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专门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多年的发展,技工院校已经成为综合性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世界技能大赛主要集训基地、与企业联系紧密的办学实体,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技能人才培养优势。

《报告》指出,2016年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制定实施《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规范招生工作、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推动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开展专业和教材建设、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继续做好资助管理工作、开展技工教育督导检查工作等。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26所,在校生超323.2万人。2016年,技工院校招生127.2万人,比2015年提高4.8%,其中招收农村籍学生98.6万人,占招生总数的77.5%;毕业生93.1万人,90.9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97.6%;全年开展社会培训451.6万人次,为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同时,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高端引领作用凸显。一是高级工以上学制教育规模扩大。2016年高级工以上在校生达117.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6.5%。二是社会培训层次不断提高。2016年,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取证人数达43.3万人,占总培训人数的19.9%。三是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多省份开展学制教育培养技师试点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面向企业职工开展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报告》还指出,技工院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宏观层面做出了战略部署,技工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不断增长的强劲需求,为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职业能力建设事业的整体推进,为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缺失问题比较凸出,完善顶层设计的任务艰巨;技工院校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面临较大挑战。

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技工院校必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必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提供解决途径。“十三五”时期要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优化技工院校结构和布局;以完善技工教育、公共实训、技师研修、竞赛集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六大功能为核心,增强技工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提高技工院校管理水平;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推进技工教育质量提升;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龙头,提升技工教育层次,突出办学特色;以法规建设和政策、资金支持为基础,优化技工教育发展环境;以加强领导统筹为重心,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

技工教育事业大有可为,技工教育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狠抓十三五规划的贯彻落实,更好地培养和造就大国工匠和更多技能人才,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推动中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发展跃上中高端。

  •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支付方式 | 微博
  •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3407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2376
  • 京ICP备17030929号-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048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国作登字-2017-F-0036260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商标局
    商标注册证第27796137号